這個系不是浪得虛名,在學術研究上有一定的表現,像是教授的著作研究和博士班學生的水準),而且在教學部份也非常用心,這一點可以在碩士班的師生關係以及課程設計裡看出來。
一開學的時候,每個碩班學生會分到一個導師,要固定和導師每個月見面一次,讓系上了解你的學習狀況,如果對自己的學習狀況有感到任何的困難都可以和老師反應。想想在台灣的時候,一個學期大概也就是和導師碰一次面吧,甚至只是一回十幾二十個人的導生宴,變成一個月一次、一對一的頻率其實差異還蠻顯著的。
另外一個反應學習狀況的管道是系上的老師和學生所組成的委員會。系上會希望有自願的學生代表參加,當時是因為要代表系上的亞洲學生而去的,我們系很堅持平等的原則,希望不同文化/族群的人都有發聲的機會。這個委員會也是每個月一次,老師代表和學生代表,甚至是圖書館員都會參與,就最近這一個月的上課狀況進行討論,像是課程設計的問題、老師授課可以改進的地方、作業用書不足、針對作業方向需要再說明等等議題,都會討論。
主要是學生向系上提出建議,老師會根據現有的條件做出改進的決策,有些是可以立刻改善的,譬如要寫作業的指定參考書目數量不夠,便會請圖書館儘快加購,也有一些必須倒下一個學年才能改的部分,像是課程的順序設計等等,那系上也會和我們說,算是前人種樹後人乘涼,希望有造福到下一屆的學生囉。
關於課程設計,一開始所有人都非常不懂到底怎麼一回事:看到系上公告的timetable,每個禮拜每一天都沒有一堂一樣的課程,完全迥異於台灣大專院校那種一個學期修幾門課,每個禮拜幾早上固定修某一堂課的方式,的確讓大家一頭霧水。但現在回頭想想覺得這樣的課程設計也有很多好處,因為一個禮拜大概就是一到兩個主題的教學,很密集的轟炸,但也能達成短時間了解一個領域的目標,比起花好幾個禮拜二早上上同一門課,但每一個禮拜聽一次忘一次的吸收效率高。
這樣的課程設計主要是仰賴老師們間的合作,A老師和B老師各自擅長的領域要怎麼放在一起教學,需要他們自己討論。系上也不時邀請校外人士來授課,譬如博物館聯盟(Museum Association)的人員、博物館裡的策展人、展場設計公司的老闆、藝術家和文物保護專家(conservator)來做講座,或者是一個禮拜的課程,讓課程不只是學術理論教學,和實際執行層面也有結合。
教授們雖然平常忙著自己的研究,但也花了一定的心力在教學上,尤其有些教授的講課之精采甚至勝過TED的那些演講,從講課內容到投影片設計都非常用心,同時還能引領整個課堂的互動氣氛,必須說在台灣很少看到教學態度如此敬業的老師。而且教授視學生為有潛力和能力研究的獨立個體(而不是像有些地方,教授永遠瞧不起小毛頭的態度),非常鼓勵大家發問提出論點,雖然我自己還是很少發言,但覺得被尊重的感覺真的能多給人一點自信和動力。
當然這樣的設計也有一個缺點:因為同一個禮拜都在上同一個領域的課,而且一天通常是超過五小時以上的課,其實下課未必有時間複習老師上課所講和預習明天老師要講的內容。(p.s.我們系的課程時數算是非常多的,一般英國研究所的課一個禮拜不會超過10小時,但博物館系平均一個禮拜有15-20小時的課)
但無論是念哪一個碩士班,自發性的學習本來就是基本條件,而自制力和執行力的實踐,也是個人修為;英國研究所給予這樣的課程和研究氛圍,已經是非常好的了。
(講完以後還真是很想念系上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