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1日 星期五

博物館實習日記

論文寫完緊接著開始在博物館實習的兩個月,地點在英國南部巴斯的服裝博物館Fashion Museum


巴斯服裝博物館曾經被CNN報導選為十大服裝博物館之一,聽起來好像規模很大,但實際上博物館營運只有非常少的正職或兼職員工負責核心事務,譬如籌劃展覽與籌措經費,像是展場服務或者收門票的人都是志工,在面試的時候得知這個狀況,覺得真的是很不可思議。


雖然工作人員少歸少,但博物館的藏品意想不到的多,竟然有多達十萬件之譜,真的是多到連整理都整理不完...





實習工作主要的項目是藏品管理:整理18-19世紀的女裝。

博物館裡有多到無法想像的藏品,同一套上衣與裙子可能放在不同地方,甚至沒有記錄,製作年代也不確定。很多衣服是掛在架子上的,但因為衣料本身的重量會讓衣服變形損毀,理論上來說應該要平放比較適當。




所以要做的就是把這些衣服按照年代分好,然後把他們收進箱子裡,還有整理他們的資料寫在箱子上以便日後需要使用的時候可以迅速的找到物件。其實和過年大掃除有點像,但是東西都是同一個種類,然後需要很詳細的建檔(家裡的東西就不會...)




聽起來好像是個不太需要花什麼腦袋或力氣的工作,但實際上做起來比想像中的繁雜許多。光是先弄清楚整間儲藏室裡有多少衣服,知道它們是哪個年代的,把分散的上衣和裙子依照年代順序放在一起,就可以花上一兩天的功夫。(當然這也和人力有關啦,畢竟我們也只有四個人在做這些事)


接著把這些整理好的衣服裝箱,根據資料庫裡的敘述撰寫一個一目了然就可以讓人知道箱子裡面是什麼衣服的標籤(譬如:棉/絲,黑色/紫色,裙子/上衣,其他特徵...),才算是初步將物件本身整理好。


還要整理的是整個儲藏室的擺設方式,這才是更棘手的部份(笑),如何在有限的空間裡裝進最多東西,而且還要找得到拿得出來,箱子大小和動線設計都需要考量。博物館的manager就放手讓我們這些實習生幫他們想怎麼處理這個問題,真的是把實習當正職在用XD
工作整天下來都是站著,常常搬東西,有時候還要爬梯子把衣服從上層拿下來或掛上去(感覺有點像油漆工),還真的挺累的,是個相當消耗體力的差事。


藏品的位置標示清楚很重要,不然就會發生找不到東西的悲劇...



大多數的服裝都有資料建檔與編號,整理的時候主要是根據衣服上的編號,利用這編號搜尋電腦裡的資料庫,得知其年代與材質等資料。但也有不少狀況是衣服上沒有編號或者編號錯誤的,這時候就需要想其他辦法,譬如有些衣服上有捐贈者名字的吊牌,可以以捐贈者的名字去找這件衣服的資料,如果當初有登錄的話。畢竟現在資料已經數位化的藏品只有60%左右,很多衣服還沒有完整的建檔。


但捐贈者的原始檔案就不是電腦裡的資料庫了,而是一張張打字機或手寫的紀錄,還沒有數位化。望著一整片牆面的檔案櫃,打開一看,很像小時候看老中醫的病歷櫃。我們又花了好一陣時間整理這些檔案櫃,感覺天天都在做過年大掃除。



整整快兩個月下來從頭到尾我們做的事情就是:整理好一個房間。結局是這個房間裡有360個箱子(應該有超過1500件藏品在內),還有六架衣服(部分男裝、披肩、斗篷、外套、以及搞不清楚該怎麼分類的20世紀女裝與其他東西...)。真正整理好的就算是這360個箱子。






這是份完全幕後的工作,不像辦展覽那樣光鮮亮麗(雖然也是辛苦的差事),但卻是博物館的基礎。一間無法處理好藏品的博物館,也很難辦出好展覽,因為連自己有什麼都不知道!上課的時候,老師們還有來演講的博物館工作者都提到了博物館真正的核心在於「藏品」;藏品是博物館之所以有別於其他學術機構或娛樂中心的最主要原因。因為這些藏品獨一無二的、無可取代的實體魅力,是報章雜誌、網路等其他媒介都無法完全傳遞的。


而策展人(curator)一詞的原意本為照顧,引申為照顧藏品的人,其實和現在討論當代藝術或展覽策劃的策展人意思不太一樣。但不管是哪一種定義,都還是守著「物件為中心」的觀念。




現在回頭看以前寫的想法,我的英國博物館經驗,感受到由觀眾角度轉換到工作人員或研究者的角度間,對博物館看法的變化。


老實說雖然這次的實習經驗雖然很棒,但博物館到底是不是我自己想待的地方,在真正進來做事情以後,感覺好像不那麼對,對未來的出路,還要好好想想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