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18日 星期六

柏林漫步(1)

其實這次旅行沒有做什麼行前功課(有點糟糕),就隨朋友的生活狀況進行觀光。



一到柏林第一個去晃的地方是Nollendorfplatz站,朋友剛好在這裡上課,學校附近就是著名的同志區,走在寧靜的道路上不時經過相當生猛的同志情趣用品店,還有應該是播三級片的種馬戲院,就覺得...阿,柏林還真開放!





同志情趣用品店,樹叢後坐著兩個同志在聊天。

成人戲院(牆壁塗鴉極好看!)




走到下一個站Wittenbergplatz,著名的Ka De We 百貨公司(Kaufhous des Westens,英文為: Department Store of the West)就在這裡。

這是全歐洲第二大的百貨公司,於1907年開張,1956年改建完成,成為西德經濟復甦的象徵;但1989年柏林圍牆倒塌以後,湧入的東德人為百貨公司帶來了更多的業績。

進去逛了一下,發現一件很有趣的事情:Ka De We百貨公司的男裝竟然設置在二樓(德國的一樓),女裝則在三樓(德國二樓),其中到底有什麼緣故?

不愧是一流的百貨公司,進貨選貨都很高級,就連絲襪也非常高檔(一雙20歐!),要是台灣有這樣的百貨公司的話,我應該還是會很想要進去當採購吧!飛遍世界各地找尋好東西,就像Real Clothes一樣。








Ka De We百貨歷史簡介

Ka De We百貨公司網站




再隨意亂逛,走到Theater des Westens,柏林最有名的劇院,1895年落成,1961年開始也上演音樂劇,故有「柏林的百老匯」之稱。許多知名的歌劇聲樂家在這裡出道,也有許多首映會都選在這裡舉辦。

造型是art deco風格,相當華麗,但看到下一檔要上演的音樂劇是"Vampire",大幅海報掛在戲院外宣傳,感覺相當微妙...










又無意間,看到柏林影展Berlinale的熊雕像(站起來的那一隻),雖然柏林影展的主辦場地現在是在Sony Center,但似乎雕像隨處可見(?)。



柏林影展官方網頁

柏林影展是世界三大影展之一,其他兩個分別是坎城影展、威尼斯影展。

當時為三國盟軍所支持的西德,為了樹立柏林「世界自由窗口」的形象,1951年開辦柏林影展,現在已經成為電影工業工作者相當重要的盛事。金熊獎等同於最佳影片獎,銀熊獎則是個人成就,頒與導演、演員和最佳短片。

(2012年的金熊獎得主是伊朗導演阿斯哈法哈蒂的《分居風暴》(A Separation),此片同時也是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喔)





查查這些建物或影展的資料,都和歷史息息相關。德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由英、美、法、蘇聯分區佔領,1949年蘇聯協助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英、美、法三國協助成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首都柏林也從此分為兩半。

蘇聯為迫使西德放棄西柏林,強迫西柏林斷水斷糧,使西方各國團結一致向西柏林空投物資。1961年建造了柏林圍牆以制止東德人民逃往西德,直到1989年圍牆倒塌,1990年兩德統一,這中間的社會與文化變遷,造就了現在的柏林風貌。




一切都是歷史,現在的一切都必須回溯至過去,才能找到其定位。這大概是近幾年旅遊下來,總結出的一點感想。

自由的柏林,前衛的柏林,友善的柏林,開放的柏林...這是經歷過歷史事件裡的折騰,才造就出來的個性。

究竟這座城市的更多風貌是什麼樣子?還要花點時間去體驗。







在戲院對面,一間名為Sausalito的餐廳,讓我想起在Bay area的生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