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9日 星期一

經濟不是唯一的理由



這兩天讀了一篇文章:Museums... So What?  作者為了回應慈善事業家Peter Singer刊登於紐約時報的文章(Singer, 2013),文章中比較了捐贈給藝術與捐贈給至於盲疾的價值,看起來的確救助那些生活於貧窮與深受殘疾所苦的人們比起捐贈給藝術來的迫切重要得多。


博物館存在的理由到底是什麼?當世界上還繼續存在著貧窮、健康等等看似更迫切的問題的時候,為什麼要支持贊助博物館?這個看似已經老掉牙的問題,到了現代21世紀,就連博物館員可能都沒辦法說出一個讓人心服口服的論點說服自己(與那些並不熱愛藝術文化的他人)。


2014年6月5日 星期四

紀念品的訊息(message of souvenir)

沒有想過博物館賣店裡的商品也可以是爭議的爆發點(謎之音:論文的好題目)。


最近在紐約開幕的911紀念博物館因為販售了像以下的紀念品:標註911事件爆發地點的起士盤(如圖,外國人愛吃起士以至於有專門放起士的餐盤),印有911數字logo的馬克杯等等,而引發「銷售悲劇」(selling tragedy)的大力抨擊。這樣的紀念商品出現,是不是代表了悲劇商品化?